Positive SSL
A 直徑
B 長度
C 形狀
D 材質 而定
工件材質愈軟,後斜角愈大;工件材質愈硬,後斜角愈小

A 對稱
B 左側大、右側小
C 左側小、右側大
D 為0度
切斷車刀兩側間隙角對稱,兩邊切刃受力才能平均

A 車削利用機械能切除工件,放電加工則利用電化學能切除工件
B 車削之材料移除率多比放電加工快速
C 車刀硬度須較工件為高,放電加工之工具電極硬度則可較工件為低
D 車刀須直接接觸工件,放電加工之工具電極則可不直接接觸工件
放電加工的原理:工具與工件分別連接於直流電源的正負兩極,兩極之間隔以絕緣液(通常用媒油)加約100V之電壓,電極與工件保持0.02~0.05 mm之間距,使兩極表面最接近部分發生脈衝式放電。其溫度高達12000℃,足以令火花區附近之工件及工具局部蒸發或熔解(熱能)而逐步除去

A 斜角(rake angle)之主要作用為引導排屑
B 隙角/讓角(relief/clearance angle)之主要作用為降低刃口與工件之摩擦
C 側刃角/切邊角(side cutting edge angle)增大,切屑厚度變越薄
D 端刃角/刀端角(end cutting edge angle)越大,車刀強度越大
刀端角(end cutting edge angle)越大,車刀強度越小

A 3
B 13
C 77
D 87

∵刀唇角+後斜角+前間隙角 = 90°

∴刀唇角 = 90° - 後斜角 - 前間隙角 = 90° - ( -5°) - 8° = 87°


A 斜角(rake angle)分為後斜角與邊斜角,功能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
B 切削較硬材料時應採用大斜角,以減少摩擦
C 間隙角(clearance angle)分為前間隙角與邊間隙角,角度通常在20°左右
D 切削較軟材料時應採用小間隙角,使刀具更銳利

切削較硬材料時應採用小間隙角,使刀具更銳利

間隙角(clearance angle)分為前間隙角與邊間隙角,角度通常在8°~12°

切削較軟材料時應採用大間隙角,以降低摩擦,提高刃口鋒利度


A 後斜角(back rake angle)與邊斜角的功用,是避免刀具刃口與工件產生摩擦
B 切邊角(side cutting edge angle)的功用,是控制切屑厚薄與切削力的分布
C 前間隙角(front clearance angle)與邊間隙角的功用,是引導切屑流向與控制刃口強度
D 在工件不產生振動的情形下,刀具的刀鼻半徑較小時,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較佳

後斜角與邊斜角位於刀頂面上之刀尖後方,其作用為控制切屑的流動

前間隙角與邊間隙角位於刀腹面上,其作用在保護刀具前切刃口,避免刀腹與工件面產生摩擦而影響切削工作

刀具的刀鼻半徑較小時,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較差


A P01刀具材質適用於低速切削與大進給率
B M01刀具材質適用於高速切削與小進給率
C K50刀具材質適用於低速切削與大進給率
D M類刀具的識別顏色為黃色,適用於切削韌性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