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加切削劑
 								
								B 降低進給率 
								
								C 減少刀鼻半徑 
								
								D 提高切削速度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						公式 R=f 2 / 8r。(R→表面粗糙度;f→進給率;r→刀鼻半徑)
要得到較佳的表面粗糙度,必須適度增加r
A 圓桿的直徑誤差與真圓度為尺寸公差
 								
								B 國際公差等級IT01 至IT18 分為18 等級 
								
								C 36H5/g5 是為孔與軸的餘隙配合 
								
								D 表面粗糙度的取樣長度,預設值為0.6mm。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						圓桿的直徑誤差是尺寸公差,真圓度是幾何公差
國際公差等級IT01 至IT18 分為20 級
表面粗糙度的取樣長度,預設值為0.8
A 車削外徑之前,須先車削端面,其目的是為了便於觀察車刀刃口是否與工件中心同高
 								
								B 粗端面車削時,須由外向中心車削;細端面車削時,須由中心向外車削 
								
								C 車削工件端面與車削工件外徑均會形成毛邊,且毛邊尖端方向相同 
								
								D 切削刀具中心須與工件中心同高,否則會在工件端面留下凸點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						車削工件 端面與外徑,毛邊尖端方向會朝不同的方向
車削工件端面毛邊尖端方向會朝軸向
車削工件外徑毛邊尖端方向會朝徑向
A 不論粗車刀或精車刀,其刃口高度必須高於主軸中心2mm 以上
 								
								B 車刀安置於刀塔(刀座)時,不可使用墊片,以免剛性不足 
								
								C 車刀刃口高度不足時,須使用墊片,其數量應越多越好 
								
								D 將車刀鎖於刀塔(刀座)上時,其伸出之長度應適中,勿太長或過短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						精車刀的刃口要與主軸中心同高
為了使車刀刃口與工件中心同高,車刀安置於刀塔(刀座)時,常使用墊片
車刀刃口高度不足時,須使用墊片,其數量應越少越好
A 尺寸公差為上限界尺度(上限尺寸)與下限界尺度(下限尺寸)之差,且其數值一定為正值
 								
								B 10H7 代表基本尺度(基本尺寸)為10mm 的孔,公差等級為IT7 級,且其上限界偏差(上偏差)為零 
								
								C CNS 參照ISO 公差制度定基本尺度(基本尺寸)500mm 以下的公差級別,表列定共20 級 
								
								D 尺寸公差為上限界偏差(上偏差)與下限界偏差(下偏差)之差,且上限界偏差(上偏差)一定大於下限界偏差(下偏差)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						10H7 代表基本尺度(基本尺寸)為10mm 的孔,公差等級為1T7級,且其下限界偏差(下偏差)為零
A 工件材質愈硬,選用的主軸轉速應愈高
 								
								B 主軸轉速愈慢,機械動力愈小,適合輕切削 
								
								C 切削時是否使用切削劑,進給量都應維持一定 
								
								D 切削鑄鐵時,可以不使用切削劑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						工件材質愈硬,主軸轉速選用愈低
主軸轉速慢,機械動力較大,適合重切削
切削時使用切削劑,可加大進給量
									本網站提供的試題,僅供自我練習,並不保証完全正確。試題如有疏漏、錯誤,請E-mail告訴我們,我們會儘快更正。
	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每天進步一點點,量的積累會產生質的改變
	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Get off my back.(別再煩我了)
								
							